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(记者刘浩)维修车辆却被4S店质押……近日,汽车上海市普陀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受理一起消费者投诉4S店归还汽车的维修委诉投诉,通过诉调对接机制,消费消保普陀区消保委联合普陀区人民法院共同调解,纠纷接促最终双方达成一致,调对4S店同意消费者自行完成拖车。和解
日前,汽车消费者向普陀区消保委投诉称其车辆被4S店质押,维修委诉要求立刻归还。消费消保接到投诉后,纠纷接促普陀区消保委第一时间联系了4S店,调对4S店称该消费者前期同意了维修,和解当门店采购了所需维修的汽车零配件,消费者又改称不修了,维修委诉其造成了拆解的消费消保维修费以及采购零配件的费用。如不支付,车辆将无法归还。
消费者则表示,该车属于交通事故车辆,工作人员误导其进行了维修,实际上车辆报废更有利于消费者。此外,消费者没有签订维修清单,对维修情况并不知情。4S店则表示通过微信聊天记录做了维修确认,维修内容是由保险公司进行定损的。双方就此事争议较大,调解陷入僵持。
同一时间,消费者向普陀区人民法院进行起诉,根据诉调工作对接机制,法院第一时间联系普陀区消保委了解情况,经双方研判,对此投诉进行联合调解。调解过程中,法院认为,微信聊天记录中维修确认属实,且消费者承认也确实造成了4S店实际损失,消费者应该承担维修所需费用。对于零配件3.7万元和维修拆解费5000元,普陀区消保委认为,零配件虽然已经采购但是并没有实际安装和使用,并不应该由消费者承担。经最后双方调解,消费者支付2500元维修拆解费。4S店同意消费者自行完成拖车。
普陀区消保委指出,诉调对接机制为消费调解安装了加速键。该起投诉双方争议过大,需要较长时间,且由于车辆的报废政策和购车的优惠活动具有不确定性,给消费者带来较大风险成本,联合调解的实行,大大缩短了处理过程,满足了双方的利益,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减少了消费者的风险损失。
此外,诉调对接机制探索了协作合同新思路。消保委的调解投诉可以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,同时法院受理的消费类起诉件,在前期调解过程中可以邀请消保委一并参加,进行联合调解,增加投诉调解的成功率,共同倡导溯源治理理念。
责任编辑:游婕“粤美村晚”:独属村民的文化狂欢与乡村治理的双向奔赴_南方+_南方plus这里没有镁光灯的疏离,没有流量的喧嚣,只有村民们踩着泥土芬芳的舞步,在“村晚”的舞台上,将人间烟火酿成最动人的乡愁解药。田间地 ...
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)餐位费、餐具消毒费......消费者外出就餐常会遇到餐馆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。针对《中国消费者报》记者调查发现福建省福州市部分餐馆额外收取“餐具消毒费”等费用的现象详见《中 ...
为加强青少年儿童对“扫黄打非”工作的认识,维护纯净健康的育人环境,近日,芜湖市鸠江区二坝镇“扫黄打非”志愿者走进二坝中心小学开展了“扫黄打非”进校园“护苗育苗”助成长主题活动,旨在全面加强未成年人 ...